2010年,一件清乾隆时期的珐琅彩“锦上添花”碗在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以1.28亿港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该碗器型规整,纹饰繁复,色彩绚丽,代表了乾隆时期珐琅彩工艺的最高水平。
2014年,佳士得纽约拍卖会中,一件清雍正年间的珐琅彩“山水人物”碗以9,800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6亿元,再次刷新了珐琅彩的拍卖记录。这件作品不仅保存完好,而且绘画技艺精湛,展现了清代宫廷画师的高超水平。
2017年,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推出的“清乾隆珐琅彩福寿双全碗”以5,290万元人民币成交,成为当年国内拍卖市场的一大亮点。此件珐琅彩碗以吉祥图案为主题,寓意美好,工艺细腻,充分体现了清代珐琅彩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本土拍卖市场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清代珐琅彩作品开始进入国内拍卖平台。2021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中,一件清嘉庆时期的珐琅彩瓶以3,600万元成交,显示出国内收藏界对珐琅彩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总体来看,清代珐琅彩因其稀有性、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在拍卖市场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未来,随着更多精品的出现和市场认知的提升,珐琅彩的拍卖价格有望继续攀升,成为全球艺术品投资的重要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