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十年代初期,瓷器底款多延续了民国时期的风格,常见有“景德镇”、“江西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厂”等字样,部分瓷器仍保留传统的“乾隆年制”、“宣统年制”等仿古款识,但数量逐渐减少。随着国家对陶瓷产业的整合,各地陶瓷厂相继成立,底款开始出现工厂名称,如“景德镇陶瓷一厂”、“景德镇陶瓷二厂”等。
六十年代,受政治运动影响,瓷器底款更加简朴,许多传统款识被取消或简化,常见的有“景德镇”、“江西景德镇”、“国营景德镇陶瓷厂”等。部分瓷器使用“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等口号式文字,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宣传色彩。
七十年代,底款风格进一步趋向统一,许多瓷器采用“景德镇”或“景德镇陶瓷厂”作为落款,字体多为楷书或印刷体,较为规整。一些出口瓷器则保留了外文款识,如“Made in China”或“China”,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总体来看,五六七十年代的瓷器底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氛围,其简洁、实用的特点使其成为研究这一时期陶瓷文化的重要线索。如今,这些底款也成为收藏界关注的焦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