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瀛洲自幼酷爱古玩,尤其对瓷器情有独钟。他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鉴定方法和理论体系。他特别注重瓷器的胎质、釉色、纹饰、造型以及款识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强调“眼学”与“实物结合”的鉴定原则。
在元代瓷器的鉴定方面,孙瀛洲通过对元青花瓷的研究,揭示了其独特的工艺特征与艺术风格。他认为元青花瓷的胎质细腻、釉面莹润、青花发色浓艳,是元代制瓷工艺高度发展的体现。他通过对传世器物的细致观察和对比研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鉴定依据。
明代瓷器以景德镇为中心,发展迅速,品种繁多。孙瀛洲在明代官窑瓷器的鉴定中尤为突出,他通过对宣德、成化、嘉靖等朝代瓷器的深入研究,总结出各时期瓷器的典型特征。例如,宣德时期的青花瓷色泽深沉,成化时期的斗彩瓷精致典雅,这些都成为后世鉴定的重要参考。
清代瓷器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装饰性和工艺的精细度。孙瀛洲对清代各朝瓷器的鉴定也十分精到,尤其是对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清代瓷器在胎釉、绘画、款识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是瓷器发展的高峰时期。
孙瀛洲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鉴定家,还是一位热心的教育者。他多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撰写论文,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陶瓷鉴定人才。他的著作《中国陶瓷史》、《明清瓷器鉴定》等,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瓷器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孙瀛洲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元、明、清瓷器鉴定领域树立了权威地位,为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