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时期的青花瓷延续了前朝如康熙、乾隆时期的风格,但整体工艺有所下滑,器型较为规整,装饰纹样趋于简化。青花盘多用于日常饮食或陈设,造型多样,常见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有折沿或卷边设计,底部多为圈足,底款多为“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楷书款。
青花盘上的纹饰题材丰富,包括缠枝莲、云龙、花卉、人物故事等。其中,缠枝莲纹最为常见,象征吉祥长寿;龙纹则多见于宫廷用器,寓意皇权神圣。此外,也有部分青花盘采用仿古风格,模仿明代宣德、成化时期的青花作品,体现出当时对传统工艺的追慕。
由于道光时期国力衰退,瓷器生产受到一定影响,青花瓷的质量和数量均不如前朝。然而,道光青花盘作为清代中后期的重要瓷器品种,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如今,这些青花盘多被博物馆收藏或作为文物拍卖市场上的珍品,成为研究清代社会生活与陶瓷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