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府瓷的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呈失透状,颜色如鹅卵石般柔和,故有“卵白釉”之称。这种釉色在光照下呈现出一种温润如玉的效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器型多以碗、盘、高足杯、梅瓶等日常生活用具为主,也有部分宗教或祭祀用器。
制作工艺上,枢府瓷采用高岭土作为胎料,经过精细淘洗后成型,再施以釉料烧制而成。由于胎釉结合紧密,成品不易变形,且釉面光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在装饰方面,枢府瓷多以素面为主,偶尔辅以印花、刻花或彩绘,但整体风格简洁大方,体现了元代瓷器的典雅气质。
枢府瓷不仅在中国国内广泛使用,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元代社会生活、工艺技术及对外贸易的重要实物资料。
总之,枢府瓷以其独特的釉色、精美的工艺和广泛的用途,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元代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