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出生于1915年,自幼学习紫砂陶艺,师从名匠朱可心,后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以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比例协调著称,注重实用与美感的统一。他擅长制作各种壶型,如仿古、西施、供春等,并常在壶上题刻诗句或款识,赋予作品更深的文化底蕴。
在拍卖市场上,顾景舟的作品一直备受追捧。2010年,一件顾景舟制的“曼生十八式”中的“石瓢壶”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超过800万元人民币成交,引发广泛关注。此后,其作品价格持续上涨,多次刷新紫砂壶拍卖纪录。
2017年,一件顾景舟制作的“大彬提梁壶”在佳士得拍卖会中以逾1600万元成交,创下当时紫砂壶拍卖的新高。这不仅体现了顾景舟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市场对其作品的认可和珍视。
顾景舟的作品之所以受到青睐,除了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外,还因其稀有性。由于顾景舟一生创作数量有限,且许多作品被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珍藏,市场上流通的真品极为稀缺,这也进一步推高了其市场价值。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顾景舟的作品将继续在拍卖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对于收藏者而言,能够拥有顾景舟的一件作品,不仅是对紫砂艺术的欣赏,更是对一位大师艺术成就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