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香炉的使用更为广泛,出现了博山炉等典型样式,其造型多为圆顶、底座,顶部常有镂空雕刻,象征山川云雾,寓意通达天界。唐代是香炉发展的鼎盛时期,金银、玉器、瓷器等多种材质被广泛应用,香炉不仅用于宫廷和寺庙,也进入文人雅士的书房之中,成为文人墨客品香、赏器的重要器具。
宋代以后,香炉的艺术性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官窑瓷器中的香炉,造型简洁典雅,釉色温润,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简约、清雅的审美情趣。明清时期,香炉的种类更加丰富,出现了铜炉、宣德炉等名贵品种,其中“宣德炉”因明代宣德年间铸造而得名,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色泽闻名于世。
香炉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焚香的工具,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与佛教、道教的修行密切相关,也常出现在文人雅集、诗词歌赋之中,象征高洁、清净与精神追求。如今,古代香炉已成为文物收藏的重要类别,许多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珍视这些历史遗存,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与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