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白古玉拍卖成交价记录

鸡骨白古玉是中国古代玉器中一种特殊的类型,因其表面呈现出类似鸡骨的白色光泽而得名。这种玉器多为商周至汉代时期的遗物,因长期埋藏于地下,受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影响,玉料中的矿物质发生氧化和钙化,形成独特的“鸡骨白”现象。由于其历史价值高、工艺精湛且存世稀少,鸡骨白古玉在拍卖市场上备受关注。

近年来,鸡骨白古玉的拍卖成交价屡创新高,成为收藏界的重要投资标的。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拍卖成交记录:

1. **2018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
一件汉代鸡骨白玉璧以3,2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该类玉器当时的拍卖纪录。此件玉璧造型规整,纹饰精美,表面包浆自然,是汉代玉器中的精品。

2. **2020年,佳士得纽约拍卖会**
一件战国时期的鸡骨白玉佩以1,200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8,400万元。该玉佩雕工细腻,形制独特,被认为是研究战国时期玉器艺术的重要实物。

3. **2021年,苏富比香港拍卖会**
一件明代鸡骨白玉蝉以6,500万元港币成交,约合人民币5,700万元。此件玉蝉寓意吉祥,雕刻生动,是明代文人雅士喜爱的随身之物。

4. **2022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
一件商代晚期鸡骨白玉琮以4,800万元人民币成交。玉琮作为礼器,象征权力与神权,其历史价值极高,此次成交价再次刷新了市场对鸡骨白玉的认知。

从这些成交记录可以看出,鸡骨白古玉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具备良好的保值和升值潜力。随着国内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这类古玉的价值有望继续攀升。然而,由于市场真假难辨,买家在购买时应谨慎对待,建议通过专业机构鉴定后再进行交易。

(0)
admin
上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2:32
下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2:44

相关文章

  • 价值上亿的雍正珐琅彩

    雍正珐琅彩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中的瑰宝,被誉为“瓷器之王”,其价值高达数亿元人民币。珐琅彩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至雍正时期达到巅峰,是宫廷御用瓷器的代表之一。 珐琅彩瓷器以白胎为底,釉面细腻光滑,色彩丰富,绘画技艺精湛。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需要在素胎上先施一层透明釉,再用进口珐琅颜料进行描绘,最后经过低温烧制而成。这种工艺不仅要求匠人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还需要对…

    2025年8月30日
  • 黄君璧山水画

    黄君璧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以山水画闻名于世。他出生于1900年,逝世于1993年,一生致力于传统水墨画的创作与研究,尤其在山水画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传统文人画的意境与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黄君璧早年师从岭南画派的高剑父,深受其影响,注重写生与创新。他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还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构图与光…

    2025年9月21日
  • 印章交易

    印章交易是指在特定市场中,个人或机构买卖印章的行为。印章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和文化意义的物品,在历史、艺术和商业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印章交易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投资方式。 印章交易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传统的实体交易和现代的在线平台交易。在传统市场上,印章通常通过拍卖行、古董店或私人藏家进行交易。这些交易往往依赖于专家的鉴定和估价,以确保…

    2025年9月11日
  • 瓷器底部螺旋纹断代

    瓷器底部的螺旋纹,是鉴定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所谓螺旋纹,指的是在瓷器底部,尤其是圈足内部,由于古代制瓷工艺中使用手工拉坯或修坯时留下的旋转痕迹。这些痕迹通常呈现出螺旋状的线条,因此被称为“螺旋纹”。 在古代,瓷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常常使用辘轳(即转轮)进行拉坯,随着转轮的转动,泥料被塑造成器型。在修整底部时,工具如刮刀或竹刀沿着旋转方向轻轻划过,便会在底…

    2025年9月21日
  • 一般的五牛图价格

    五牛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经典之作,最著名的是唐代画家韩滉所绘的《五牛图》。这幅画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国家一级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由于其稀有性和文化意义,五牛图的市场价值极为高昂,但因其为国宝级文物,实际上并不在市场上流通。 在拍卖市场上,与《五牛图》相关的仿制品、临摹品或相关艺术品的价格也相当可观。例如,一些明清时期的仿本或带有题跋的版…

    2025年9月23日
  • 张大千花鸟画

    张大千是中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在山水、人物、花鸟等多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其中,他的花鸟画作品同样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张大千的花鸟画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精髓,同时又融入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他善于运用笔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花鸟的形态与神韵,画面生动传神,富有诗意。他的花鸟画不仅注重形似,更追求神似,体现出“以形写神”的…

    2025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