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活跃于公元7世纪至8世纪初,以人物画和宗教壁画著称。他的画风独特,线条流畅,富有动感,被称为“吴带当风”。他曾在宫廷中供职,也曾在各地寺庙绘制壁画,如洛阳的佛光寺、长安的慈恩寺等。这些壁画在当时极为著名,但因年代久远,早已损毁不存。
目前,关于吴道子真迹的讨论多集中在一些传世作品上,例如《送子天王图》和《八仙图》等。其中,《送子天王图》被认为是宋代摹本,虽非吴道子亲笔,但仍保留了其风格特点。此外,敦煌莫高窟的一些壁画也被部分学者认为可能受到吴道子风格的影响,但并无确凿证据证明其出自吴道子之手。
由于古代书画保存条件有限,加之战乱频繁,吴道子的真迹未能流传至今。现存的任何作品都只能作为研究吴道子艺术风格的重要参考,而无法确定为他的亲笔之作。
因此,吴道子的真迹已不可考,现存作品多为后人仿作或摹本。尽管如此,吴道子的艺术精神和绘画技法依然通过这些作品得以传承,并对中国美术史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