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尺”是中国传统书画中常用的计量单位,1平尺等于0.0929平方米,通常指一幅画作的尺寸大小。郑板桥的墨竹作品多为立轴或横幅,尺寸各异,但常见的规格一般在1至3平尺之间。例如,一幅高约130厘米、宽约65厘米的立轴,约为1.3平尺左右。
然而,“多少一平尺”并非一个固定的价格标准,而是根据作品的年代、保存状况、艺术价值、流传经历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郑板桥的作品因稀少且艺术价值极高,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例如,在2017年的一次拍卖中,一件郑板桥的《竹石图》以超过千万人民币成交,而该作品的尺寸约为1.5平尺,换算下来每平尺的价值可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郑板桥的真迹极为稀少,市场上存在大量仿制品和赝品,因此在判断一幅墨竹作品的价值时,必须经过专业鉴定,确保其真实性。此外,不同拍卖行、不同年份的市场行情也会影响价格波动。
综上所述,郑板桥墨竹的“一平尺”价值难以一概而论,它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总体而言,其艺术与收藏价值极高,是书画爱好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