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青花瓷器拍卖成交记录

宣德青花瓷器是中国明代瓷器中的精品,以其釉色纯净、胎质细腻、青花发色深沉而著称。自20世纪以来,宣德青花瓷器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成为藏家竞相追捧的对象。

2011年,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一件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碗以1.28亿港元成交,创下当时宣德青花瓷器的拍卖纪录。该器物造型规整,青花发色浓艳,纹饰布局严谨,是宣德时期官窑瓷器的典型代表。

2014年,佳士得纽约拍卖会中,一件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大碗以1.16亿美元成交,约合7.3亿元人民币,成为当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引人注目的成交之一。这件瓷器不仅保存完好,而且纹饰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2019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一件明宣德青花海水江崖纹香炉以5,500万元人民币成交,显示出国内收藏市场对宣德青花瓷器的持续关注与认可。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物市场的不断发展,宣德青花瓷器的拍卖价格不断攀升。其稀缺性、艺术价值以及历史背景,使其成为全球顶级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随着更多珍品的出现和市场认知的提升,宣德青花瓷器的拍卖表现值得期待。

(0)
admin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文章

  • 竹翁民国时期书法琴条

    竹翁民国时期书法琴条是一类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房用品。这类琴条通常由竹制材料制成,表面刻有书法作品,内容多为诗词、名言或对联,体现了民国时期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 “竹翁”可能是指某位书法家或制作者的号或别称,也可能是一种泛指,代表以竹为材质制作的琴条。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选择隐居或从事艺术创作,书法成为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2025年9月1日
  • 和田玉羊脂玉

    和田玉羊脂玉是中国传统玉石中的珍品,被誉为“玉中之王”。它主要产自新疆和田地区,因质地细腻、颜色洁白如脂而得名。羊脂玉的名字来源于其表面光泽如同羊油一般温润柔和,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羊脂玉的形成经历了数亿年的地质变化,主要由透闪石矿物组成,具有极高的密度和硬度。它的颜色以白色为主,但也有浅青、浅黄等变种。其中最珍贵的是纯白如脂的羊脂玉,因其稀有性和独特…

    2025年8月4日
  • 珐琅彩花瓶

    珐琅彩花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宫廷御用瓷器之一,融合了中西方的工艺技术,被誉为“瓷中之王”。 珐琅彩花瓶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首先需要在素胎上绘制图案,然后施以透明釉,再在釉面上用矿物颜料进行彩绘,最后经过低温烧制而成。这种工艺不仅要求工匠具备高超的绘画技巧,还需要对色彩搭配和烧制温度有精准的掌握。 …

    2025年9月29日
  • 二胡七种调一览表

    二胡七种调一览表是一份用于指导二胡演奏者在不同调式下进行演奏的参考表格。以下是关于二胡七种调的简要介绍: 1. **C调**:二胡常用调式之一,音域适中,适合初学者练习。常用指法为“1 5 2 6 3 7 4 1”。 2. **G调**:音高较高,适合表现激昂或欢快的乐曲。常用指法为“5 2 6 3 7 4 1 5”。 3. **D调**:音色明亮,常用于表…

    2025年9月13日
  • 乾隆年瓷器底部印章大全

    乾隆年瓷器底部印章大全 乾隆时期(1736年-1795年)是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巅峰时期,瓷器品种繁多,工艺精湛,其中底部的印章款识更是研究和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乾隆时期的瓷器底款种类丰富,主要包括“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款等。以下是对乾隆年瓷器底部印章的详细介绍。 一、“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这是乾隆时期最常见的底款形式之一,通常为双…

    2025年9月28日
  • 良渚玉琮

    良渚玉琮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物,属于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2300年)的代表性器物之一。玉琮通常呈外方内圆的筒状,中心有贯穿的圆形孔洞,表面常雕刻有精美的神人兽面纹或其他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宗教意义。 良渚玉琮多为祭祀用器,被认为是沟通天地、人神之间的媒介。其造型独特,象征着宇宙观中的“天圆地方”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信仰…

    2025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