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1368—1644)是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明代瓷器以青花瓷最为著名,其蓝白相间的色彩对比鲜明,图案丰富,题材广泛,包括龙凤、花卉、人物故事等。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尤为精美,被誉为“宣德青花,天下第一”。此外,明成化年间生产的斗彩瓷器也极具特色,如著名的鸡缸杯,以其细腻的工艺和优雅的造型著称。
清代(1644—1912)继承并发展了明代的制瓷传统,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制作达到顶峰。清代瓷器种类繁多,包括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其中,粉彩瓷器以其柔和的色调和精细的绘画技巧而闻名,常用于宫廷器物。乾隆时期的瓷器尤为讲究,装饰繁复,工艺精湛,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明清瓷器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路贸易,中国瓷器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地,对世界陶瓷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明清瓷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巅峰,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