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早年学习传统国画,后赴法国留学,系统地学习了西方油画和素描技法。他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中西绘画的优点,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又吸收了西方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他尤其擅长画马,其笔下的马姿态各异、神态生动,成为中国画中的经典题材。
徐悲鸿的作品题材广泛,包括人物、风景、动物等,其中以《愚公移山》《九方皋》《奔马图》等最为著名。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他对民族精神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在美术教育方面,徐悲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他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
徐悲鸿的字画作品深受国内外藏家喜爱,其作品多次在国际拍卖会上创下高价。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代表了个人的才华,更象征着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至今,徐悲鸿的艺术精神仍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不断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