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著名的拍卖成交记录之一是2017年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复制品,虽然并非真品,但其拍卖价格也高达约480万美元。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最贵古董”则可能出现在其他领域。
2019年,一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缠枝莲纹大碗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3.16亿港元(约合4090万美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这件瓷器不仅工艺精湛,而且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此外,2018年,法国收藏家埃里克·马克斯捐赠给卢浮宫的一件来自中国唐代的青铜器——“饕餮纹方尊”,虽未正式拍卖,但其估值超过1亿美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古代青铜器之一。
除了瓷器和青铜器,还有一些珠宝和艺术品也以极高价格成交。例如,2017年,一颗名为“希望蓝钻”的钻石在拍卖中以5500万美元成交,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宝石之一。
总的来说,拍卖最贵的古董不仅体现了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也反映了人类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视。随着全球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稀世珍宝出现在拍卖场上,创造新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