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芹斋公司所售瓷器大多带有“Loo”或“C.T. Loo”底款,这些底款不仅是公司标识,也反映了当时文物交易中的商业行为。这些瓷器多为明清时期的官窑或民窑精品,包括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然而,许多瓷器在未经合法途径的情况下被带出中国,成为海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芹斋的经营活动在20世纪初期极为活跃,他通过巴黎、纽约等地的画廊将大量中国文物推向国际市场。他的客户包括欧美各大博物馆以及知名收藏家,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等。尽管卢芹斋在推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行为也引发了关于文物归属和文化主权的长期争议。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机构开始关注卢芹斋公司底款瓷器的来源问题。一些曾被卢芹斋售出的瓷器,如今已被确认为非法流失文物,并在国际社会的呼吁下逐步回归中国。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也反映出全球范围内对文物归还议题的重视。
总体而言,卢芹斋公司底款瓷器不仅是艺术史上的重要遗存,也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一个缩影。它们见证了中国文物在20世纪的流失与回归,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文物的归属、保护与传承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