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全文共28行,324字,笔法流畅自然,结构疏密有致,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文章内容描绘了当时聚会的盛况和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是书法杰作,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关于《兰亭序》真迹的下落,历来众说纷纭。相传王羲之死后,此帖被其后代珍藏,后传至其七世孙智永和尚,再传至唐太宗李世民手中。唐太宗极为喜爱《兰亭序》,曾命书法家临摹多本,其中最著名的是冯承素的“神龙本”,被认为是最接近原作的摹本。而真迹则随唐太宗葬入昭陵,从此下落不明。
尽管真迹已失,但历代书法家对其推崇备至,不断临摹、研究,推动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兰亭序》不仅是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至今,它仍被广泛学习和欣赏,影响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和艺术家。